导语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从2.24日开始,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陆续推出《北咨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专题》,述说十年来产业、交通、生态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成效,研提未来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相关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三地合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等工作,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改善。当前,京津冀碳排放总量仍然相对较高,对标对表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以及北京率先实现双碳目标要求,需要提早谋划,研提三地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一、京津冀蓝天碧水生态画卷加速绘就
一是大气联防联控,蓝天白云成常态。聚焦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一微克”行动持续深化,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行动,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机制不断健全,三地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迈入“30+”阶段。十年来,三地整治“散乱污”企业16.3万余家、农村及城镇地区散煤清洁能源改造近1580万户。京冀签订政府间供电协议,扩大区域绿色电力消费,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综合创新应用和清洁电力市场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助力北京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能源中心,大兴机场能源管理进一步强化。
二是试点示范先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三地分别出台节能降碳相关文件,“双碳”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北京市制定“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天津市出台全国首部省级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河北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围绕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气候投融资等四个方面,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北京市密云区和通州区、河北省保定市入选国家第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气候投融资路径。打造城市碳中和基础设施样板,北京副中心推动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健康建筑融合发展,建成全国能源行业首个近零碳(能耗)项目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
三是强化流域共治,共护一湾碧水长清。京津冀区域同属海河流域水系,三地坚持流域共治,北京市率先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天津市、河北省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三地国家地表水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编制潮白河、永定河、滦河及冀东沿海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协同,开展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
二、京津冀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关注问题
京津冀是我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集聚区,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11%,围绕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剖析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目前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依赖进口。同时,由于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投入不足,部分地区和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尚无法满足地区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三地在能源结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
二是产业结构性碳排放矛盾日益突显。由于长期以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更偏重传统工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整体发展不够协调。虽然目前北京市产业结构已逐渐以第三产业为主,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第二产业仍占比较高,尤其是河北省的采矿业和重工业较为发达,是影响京津冀地区整体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
三是政策法规标准亟待同事同标。京津冀区域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不均衡和政策差异,导致生态环境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差异性较大,完整的区域污染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尚未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尚不统一,总体上看河北省环保排放标准较低,影响对三地生态治理的统一监管,制约了区域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三、京津冀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议
一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打通绿电进京渠道,制定绿电进京规划战略,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电输送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加大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确保绿电供应的稳定性。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和协同,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加氢站、储运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氢能市场规模。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合作,鼓励三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机构的合作,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二是强化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探索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加快共性关键绿色技术在重点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产业园区。促进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火电、石化等重点行业调整结构,探索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互联网+绿色低碳”建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注重政策机制有力保障。工作机制上,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和生态环境专题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围绕绿色建筑、节能减碳、碳交易市场构建等方面,共同制定行动任务和目标计划,并加强过程督查督办。政策制定上,共同出台双碳支持政策,探索制定京津冀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协同推进双碳试点示范区建设。标准制定上,加快推动三地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建立一体化环境监测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加强联合执法行动和教育宣传。
(本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